刊头
   
 


中国金融创新和科技论坛大会发言


信息技术与银行业创新

 

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副司长李晓枫副司长 李晓枫:     

    尊敬的易行助,尊敬的各位来宾,很高兴参加第二届中国金融创新与科技论坛。

    我今天的演讲的题目是“信息技术与银行业创新”。

    我想讲科技司在做银行业“十一五”规划的时候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挑战,在商业银行股份制上市以后,要面向国际金融市场提供完备的信息披露
制度。

    第二个挑战,各商业银行要全面的实现业务信息化向管理信息化转变。我们最大的成
就就是银行的业务实现的信息化,除了个别的农村信用社。

    第三个挑战,挑战数据大集中以后,生产系统安全运行。

    因此我们在生产安全方面,存在着两大硬伤,还有两个软伤。

    第一个,全国的网络的集中监控这一块是滞后的。我们在出现问题以后的应急处理滞后。其次就是我们没有管好大的数据中心,集约化市场管理的模式和经验还在探讨摸索之中。

    第四个方面的挑战,就是今天的主题,就是我们 IT 部门怎么来实现金融业务或者说银行业务创新的挑战。因为大家知道,银行的产品不管怎么说,尽管实现了业务信息化,但是目前提供的金融产品,第一相对简单,第二产品同质化,第三,个性化也不够。

    第五就是缩小中小银行与大型银行正在日益扩大的数据鸿沟。

    第六方面的挑战,就是怎么来完善在银行信息化建设中一些法律法规的建设,比如说像人民银行,征信数据,个人征信,企业征信,给社会提供服务的时候,碰到一个公民的隐私权怎么保护的问题。还有像如果第三方的服务,引入到灾难备份,那么怎么来建立这一套规范制度,怎么来实现法律责任的追究,将影响到银行的核心业务。这是我所说的挑战。

    在分析这个挑战基础上,我们也看到了,信息化发展在银行间,我们也有五个方面比较好的机遇。

    第一个就是说,信息化发展的认识和战略的问题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我们国家在 2006 年发表了一个 2006 年到 2020 年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这个战略,我个人的看法就是摆脱 2000 年十五大提出的提法,信息化仅仅是为了提升工业化,现在我们对信息化的认识,得到了充分的展开。这个战略是,信息化是我们国家走向发达必经的一个历史阶段,要全面的实现社会经济、军事全方位的信息化建设。因此,这个报告出来以后,搞好制度创新和信息化建设,这个地位得到了提升。

    跟着来,信息化技术在我们国家的第二个比较好的机遇就是,将处在一个创新的中心环节。

    国家将投入重资支持信息化的发展。

    第三个方面,作为中央银行来讲,我们将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金融市场建设。这样,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公平的环境。

    最后,我们认为,我们信息化在打造银行核心竞争力中,始终处在核心的位置,也会为银行的业务创新提供强大的动力。

    我想把背景介绍一下。今天我们谈的银行业务跟我们 IT 的行业创新中,我们工作中的一些体会。首先,我还是回顾一下创新。

    十六届五中全会谈到创新,刚才易行助说了,有独创的创造性发明。另外一个就是集成应用的创新。第三个就是引进创新。经过客户化以后,变成我们银行的应用。

    由于 IT 部门在银行业作为一个内部组织,我们在银行业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我们 IT 部门是非核心业务部门。我们银行的 IT 部门是有 T I 。国外的 IT 业务部门,像日本,它是有经济学家,有很多业务专家,从业务的角度来消除业务和技术之间的屏障。现在我们主要是提供硬件的服务,来支持业务部门。同时配合业务部门的战略,开发信息化项目。

    十五期间我们信息化行业信息化建设主要的创新,我个人认为,集成应用创新水平最高,应该算是“五星级”的。引进性创新是“三星级”,独创性的在十五期间并不太高,算“一星级”。

    下面我想举几个例子,关于集成应用创新方面的例子。

    第一个就是中国银联,现在已经是全国联网通用了,银联的网络是全国单一的网络,实现了借记卡信用卡合一的集中转移清算。但就这一个,单网全国集中清算,只有中国。在德国,借记卡就有 3 网络,信用卡就有 5 网络。美国也是一样。至今欧盟成立以后,现在欧盟在干一件事,就是单一欧元支付货币,就是干中国干过的事情。想把欧盟国家的借记卡的网络,能够实现联网通用。

    第二个,就是我们国家征信系统,在集成创新当中的体制优势。

    2004 年要建征信系统,我由人民银行派出参加了去美国的考察。世界银行非常关心中国征信体系的建设,因为中国要进入到个人消费信贷发展的一个消费社会的时期了。当时美国人非常愿意从技术上,从援助上来支持,后来我们去了墨西哥看了以后,其实有后患。墨西哥的征信系统就是美国人建的,曾经被美国人掌握了大量的个人隐私的信息,用于竞选。

    我们国家在这一块,征信系统建设,当时跟美国人谈的时候,我说我们打算花一到两年的时间建起来,美国人不相信。他问了两大问题,第一你们怎么能够把那么多的数据收上来,不太相信。第二个问题美国谈的就是,你都没有法律,你怎么去来做这个信用报告方面的服务?我说我们国家体制不太一样。我们没有这些东西,我们可以利用红头文化来解决,现在我们就是这么做的。所以这个系统, 2005 年解决了, 06 1 月份全部投入运行。 现在可以看到这个数据,自然人入库: 4.87 亿;拟有汽车购房还有助学贷款的信贷记录,有 4355 万人;个人贷款总额 2.48 万亿; 6 万查询终端,日均查询 15 万笔。

    这体现出我们国家在集成创新方面的制度优势。

    再举一个例子,商业银行大集中,各大商业银行已经基本完成物理和逻辑的数据集中工作。

    关于引进运用方面的创新,在十五期间应该说是喜忧参半。首先,我们看一看,曾经想一步到位引进第三代综合核心业务,像中信银行的项目,历时四年多,也投入了很大的人力财力,并没有把这个项目做到很好,核心的问题就是“水土不服”。在客户化过程中,碰到诸多的制度制约方面的问题,像风险管理,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怎么在中国本土上体现出来,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

    但是我们部分引用国外的系统软件方面,是成功的。

    比如说中国建设银行,引进了美国的先进的关于客户管理的系统,在深圳试点,现在成效非常明显。准备推到全国。这个系统的引进,有利于商业银行在开展消费信贷这一块的工作。

    在信用卡的系统方面,各行的引进,也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且我们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在引进这些先进的业务系统的时候,也引进了一些外卡,像银行卡,引进了很多国际经验。像招商银行,甚至一个团队都是由台湾人来组成的。所以招行的卡这一块做得非常好。

    所以在“十五”期间,在引进运用方面,我们是做了很大的尝试。

    今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我们在分析银行业的发展方面,看到了三个特点。

    第一个,首先全球化不用说了。

    从我们国家内部来看,汇率在逐步放开,混业经营的模式会逐步进入,资本市场会逐步放开。

    像人民币的升值问题,现在为止已经超过了 3 %。混业经营是必然的, WTO 六年以后,将来外资银行进来以后,都是混业经营的。这一块是我们作为 IT 部门会碰到的一个问题。

    资本市场的逐步放开,我们国家 QFII 已经引进了。这些形势发展在“十一五”期间,对我们来讲,必然要求银行业、商业银行要提供更多更快更新的金融衍生产品。我记得这个问题在去年,周行长谈到了,刚好当时人民银行宣布汇率浮动,一揽子货币的事,商业银行要未雨绸缪,要开始考虑汇率风险的衍生产品的问题,规避外汇风险。我们看到花旗银行,据我们了解,它在这一块衍生产品和个人理财方面的衍生产品,达到了好几千种。

    另外就是尽管我们的核心业务实现了信息化,但是在风险管理这一块,是欠缺的。

    我们觉得,就商业银行而言,“十一五”期间 IT 部门可能更多地承担规避风险的衍生产品开发,风险管理要遵循巴塞尔协议,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在综合核心业务系统引入风险管理;加快中间业务及衍生产品开发。

    中国银行行党委最近决定,准备在中国银行全面引入国外最先进的综合核心业务系统。这个工程非常浩大。一个产品的客户化参数达到数千个。这个里面我觉得,今天到会的有很多高校的专家,今年的会议涉及到很多的机会,像风险管理里面,像数量经济的模型等,很多很多,包括人民银行的征信信用,对信用的评分,怎么估量。

    从人民银行来讲,“十一五”,我们会从信息化方面的管理,从过去行业纵向的管理进行转变,就是说我们要协同各个部委做好横向的、跨行业的业务系统。

    在这个方面,在银行的信息化建设中,人民银行始终处在主导位置。我们在“十一五”期间有很多重大的项目在酝酿和进行之中:

    电子化储蓄国债以完善国债体系建设,今年已经开始发行电子化国债;

    银行财税、海关联网,实现报税缴税电子化;

    一站式金融门户服务(两个平台、六个体系),现在已经在湖南省进行试点;

    本外币统一清算系统;

    现在我们在外币清算这一块是零敲碎打,由中国银行作为代理行在清算,也有通过外管局的系统在清算。

    “金宏”工程、“金监”工程:跨部门共享监管信息;

    银行卡——非接触式 IC 卡的多种应用。北京市的公交、地铁都已经实现了。实际上银行卡,如果实现了非接触式,将会展现一个广阔的天地。

    今年人民银行还要做的一个很大的项目,是做一个支票截留的体系。

    我想谈的是“十一五”期间,人民银行一些在跨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中,将继续起到主导的地位,来开展这些工作。

    下面想谈几个关系。

    我们在工作中感觉到创新跟标准,跟我们庞大的技术体系,跟我们的业务流程重组,跟我们的信息安全之间的关系,还有跟规范的关系。

    首先,创新的标准。

    标准的优点:较好的可操作性,减少信息技术的复杂性。

    标准有一个问题,如果太强调制度标准,不够开放,那么会导致壁垒或者说自我封闭。我们中国人民银行,银联要把标准这块工作上升到行业来抓,上升到人民银行来管理。这里有一个跟国际接轨的问题。

    创新跟 IT 庞大的技术体系之间的关系。

    IT 系统建好了以后,有它的好处,能支持业务。但是我们搞 IT 的都知道,这个系统用长了以后,反而会成为你创新的障碍。因为技术的东西,模式固定了,反而会影响业务的创新。我曾经跟美联储的人谈,他们碰到的问题是过去庞大的旧有的技术体系怎么改造,要从 C/S —— B/S 这个方式转,又要保证现有的业务系统连续运行不中断,对他们来讲,是一个非常头痛的问题。

    美国“ 911 以后,美联储启动了一个研究项目,叫 National Diversity Assurance Initiative ,美国人就考虑,我怎么把几个电信运营商提供的不同技术的基础平台,做得更有弹性一些,要求像金融行业重要的运用系统,要在通讯上引入多个通讯商,备份到最后一步,保证你业务的连续性。信息技术有一个最大的后发优势,就是往后,做得人越晚,反而使用最先进的技术,所以我们国家没有这个问题。

    另外我想谈一下,业务创新跟业务流程重组之间的关系。

    银行的 IT 部门在银行业不是核心部门,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国外 IT 部门是一个核心部门, IT 部门是包括业务专家的。人民银行要实现一站式的服务,就碰到一个业务重组的问题。过去我们都是“纵强横弱”。所以从国外信息化建设的过程来看,以前是从“我配合你”,现在变成“我来协调你”,来实现规范和整合。这就是我们 IT 部门,如果要形成扁平化的管理,要有一个角色转变的过程。

     IT 的创新中,有一些新的有关信息安全的东西,我们要注意。有些产品我们要特别注意。我只想提一个,就是网银大众版,商业银行的网银大众版,具有支付一定额度的转账,这个非常危险的。现在黑客公开在卖,如何通过探索攻击来破译网络的密码。像网银的大众版,只要具备查询就行了。所以银行在推新产品的时候,要注意一些问题。

    最后我想谈一下关于规范和创新之间的关系。

    从我们国家的经验和我们体制的特点来讲,其实创新突破都是在底层、在市场;规范在中央。从人民银行的角度来讲,我们会支持市场,会支持商业银行的一些在运作中的突破创新。比如像第三方的网上支付的问题,像支付宝等。

    通过今天简短的介绍,把我们作为一个组织,银行 IT 部门,下一步的银行业务创新发展中,我们考虑的一些问题,供各位领导批评。

    谢谢大家!

 

刊尾
 
网站简介 - 行内链接 - 客户服务 - 诚邀加盟 - 诚征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网站合作
Copy 2002 All Rights Reserved 中金网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京ICP证:010600号 网络广告经营许可证:京广字(0415)号
中国金融信息网 热线电话: 010-66026942 Mailto:cnss@cifi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