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信托    <- 欢迎访问
     
  【信托】信托公司转战“能源信托”  
  www.cifinet.com    发布日期:2011-10-28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尽管银行贷款模式一直是能源金融的主要形式,但在能源行业迅猛发展和急剧变革的大背景下,融资需求越来越多,急需新的金融渠道的介入。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传统银行和资本市场对矿产资源类企业的贷款要求较高,除少数大型矿产企业外,大部分矿产企业尤其是中小矿企的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在这一背景下,信托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资源类项目的投资会受到政策限制,属于稀缺资源;而项目方对资本进入的态度也很谨慎;同时,由于煤炭产业的专业性很强,项目选择的难度很大。想进入这样的传统整合项目,一定要找到制高点,一个是产业方,一个就是政府支持。在这种情况下,产业基金转型并不能成为信托转型的通例。

  日前,银监会叫停渤海信托、方正东亚信托、四川信托、五矿信托4家信托公司的房地产信托业务,为期3个月。在房地产信托受限于政策调控、高收益产品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信托公司如何为高净值人士寻找下一个投资高地?

  已经多次试水夹层、股权融资的中信信托,把产业基金作为信托转型的重要路径之一。近日,由其发起的煤炭类产业基金项目举行了路演,计划首期募集规模50亿元,收益率达到25%-50%。

  “现在市场需要的不是简单型的融资工具,而是综合型的融资方案。”中信信托副总经理李峰认为,产业基金有助于信托向真正的资产管理过渡。

  整合风暴下的新商机

  能源信托是一种不太好懂的投资。

  和其他公司的财报相比,矿业企业的财报充斥着“已探明储量”、“可开采储量”等让资本市场迷惑的专业数据,但这些阻止不了资本对高企股利的关注。能源企业的年股利收益率往往非常高,有些甚至超过10%,例如作为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大国,加拿大的能源信托基金的实际投资年回报率约为7%。

  尽管红利涌动,但这一行业的门槛较高,尤其是矿产资源类企业现金流富足。信托公司一直没有机会大规模介入能源行业。

  2010年,全国范围内加快了矿产企业兼并重组的步伐,企业对资金需求量大增,因此形成了巨大的资金缺口。这为信托公司进入能源行业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矿产资源类企业本身对资金的需求量就很大,加之运输成本、劳动力价格等的大幅提升,开矿成本越来越高,而从银行贷款却越来越难,矿产老板都在四处融资。”一位信托业资深人士向记者表示。

  随着资源整合和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资源领域的资金缺口也越来越大。仅以煤层气为例,我国煤层气储量为37万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三,到2020年,我国煤层气产量或将达到500亿立方米,总开发资金缺口将超过万亿元。

  尽管银行贷款模式一直是能源金融的主要形式,但在能源行业迅猛发展和急剧变革的大背景下,融资需求越来越多,急需新的金融渠道的介入。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传统银行和资本市场对矿产资源类企业的贷款要求较高,除少数大型矿产企业外,大部分矿产企业尤其是中小矿企的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

  在这一背景下,信托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高收益就不会低风险

  信托公司以其灵活的制度设计为矿产资源类企业提供了广阔的投融资渠道,在赢得了矿企青睐的同时,也借机在能源行业跑马圈地。目前,信托公司在煤炭、成品油、电力、化工、光伏、低碳产业和循环经济等领域都开发设计出了一系列的信托融资产品。

  据了解,中信信托的该产业基金计划投资于山西煤炭企业的并购重组,以股权、债权、夹层、结构性产品等多种金融组合方式进入。

  “此次的煤炭重组,是政府推动的非常规并购,在短期内需要巨大的资本支撑。”李峰指出,从1000万吨的产能、10亿吨的储量到5000万吨的产能和上百亿吨的储量,期间是爆发式的增长,也是资本进入的机会所在。

  实际上,涉足煤炭等资源矿产领域的信托产品并不鲜见,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发行的矿产类信托产品规模达44亿元,同比增速62%;不过,收益率一般在11%-12%左右,高达20%以上的还很少现身。

  “市场上此类产品多是贷款类信托项目,即便宣称股权投资,也是假股真贷,因此收益有限。”某信托公司产品设计经理向记者表示。而中信信托此次推出的产业基金,首先以较低的价格购入项目方的股本,继而通过多轮不同性质的融资方案,加快企业的扩张、并购,并借此获得超额收益。“50%的收益相对于股权投资来说,还是保守估计。”李峰说。

  但是,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尤其是股权投资更是“高风险”的代名词。不过在李峰看来,该产业基金恰恰实现了较高收益,但是风险较低,原因就在于特殊的投资时机。“此轮并购重组是政策推动的,而且中信信托产业基金投资的项目方,都是经历上一轮重组之后,由政府筛选出来,并且鼓励成为下一轮并购主体的企业。这种投资机会是由政策红利带来的。”

  此类项目已经引发资本竞逐,某国际知名投资咨询公司能源领域主管就对记者表示,国内许多重量级的投资公司均对该类项目表示出浓厚的兴趣,而嗅觉灵敏的PE也必定闻风而动。

  不过,李峰认为资本攻势很难获得项目方的认可,“单纯股本进入必然会削弱原有股东的股权,引发项目方的抵触。相比于其他擅长股权投资的产业基金,中信信托的夹层融资经验更符合项目方的多元融资需求。”

  “基金能够通过股本投资获取较高收益,筹码在于后期的债务资金的投入,这一点也是项目方愿意割让前期股本的原因所在。”李峰说。

  能否成为下一个“蓝海”

  近几年发行的能源类信托产品在交易架构上采用了股权、债权、资产受益权、第三方担保等多种手段。其中风险收益结构化、信托受益权转让的期权协议、母子基金、扩募赎回机制、“信托+有限合伙”的PE基金模式等已被用于信托产品设计。

  然而,中信信托的产业基金模式并不容易复制。

  “资源类项目的投资会受到政策限制,属于稀缺资源;而项目方对资本进入的态度也很谨慎;同时,由于煤炭产业的专业性很强,项目选择的难度很大。”一位产品设计经理表示。

  李峰也指出,想进入这样的传统整合项目,一定要找到制高点,一个是产业方,一个就是政府支持。在这种情况下,产业基金转型并不能成为信托转型的通例。

  随着政策调控的日益趋紧,房地产信托作为信托产品发行的主力受到挤压,这也使越来越多的信托公司从传统的类贷款模式转而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相比于以往规模较小的能源信托,中信信托的产业基金为煤炭产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它可以为煤矿企业提供股权资金、债权资金、结构型资金,可以集中产业方专业的管理经验以及金融方的经验,可以集中股东资源更好地为项目或企业提供服务,使得项目的价值更好地发挥出来。

  不过,从山西煤炭整合的案例来看,煤炭企业对开放股本较为谨慎,一般宁愿高息借债,也不愿意轻易出让股权,进而危及“主权”。因此,业内人士对“中信模式”能走多远依然是个疑问。

  实际上,不愿出让股权也是造成山西煤炭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而且并购完成之后的技术改造和产能提升,都需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从长远来看,开放企业的股本才是矿产资源类企业的发展之道。

  中信信托的产业基金计划投资于山西煤炭企业的并购重组



 
 
检索
 


网站简介 - 行内链接 - 广告服务 - 客户服务 - 诚邀加盟 - 诚征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Copy 200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京ICP证:010600号 网络广告经营许可证:京广字(0415)号
金融信息网 热线电话: 010-66026942 Mailto:cnss@cifinet.com